本章知识点1.剑杆引纬原理、传剑机构及其引纬工艺特点。2.剑杆引纬的主要器件。3.剑杆织机的多色纬制织。4.剑杆引纬的品种适应性。5.掌握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及剑杆织机的织物质量控制。第九章剑杆织机剑杆引纬是以剑杆作为引纬器,将从储纬器上退解下来的纬纱在剑杆的牵引下穿越梭口的方式。纬是无梭织机中最早提出的引纬方式,其良好的品种适应性和相对较低的价格使其一度领先于其它织机,广泛应用于色织、巾被、丝织、毛织、麻织等行业,是最通用的织制中、小批量花色织物的机型,现已发展成为用途广泛、数量较多的一种无梭织机。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它由一根剑杆将纬纱从梭口一侧引导到另一侧,一般用于改造型的狭幅织机。单剑杆引纬机构简单,但因剑杆动程至少等于织物筘幅,剑杆往复动程大,既不便于高速,又不利于阔幅,现已很少使用。由两根分别位于梭口两侧的剑杆协同完成,使剑杆织机的门幅得以大大增加,最大门幅已达460cm。其中一根剑杆将纬纱送到织机中部,称为送纬剑,另一根剑杆从织机中部接过纬纱并将其引出梭口,称为接纬剑,这种方式最为常用。一、剑杆引纬方式分类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1.刚性剑杆剑头借助于刚性空心杆状的器件进行传输,不需导剑构件,引纬时剑杆和剑头大部分时间悬空在梭口中,不与经纱接触,从而减少了对经纱的磨损,。但刚性剑杆的长度至少是织机筘幅的一倍以上,打纬之前刚性剑杆必须从梭口中退出,造成机台宽度方向占地面积较大,幅宽受到限制,引纬系统惯性大,不适应高速,故现在使用的较少。挠性剑杆由剑头和柔性剑带组成,剑头连接在由剑轮传动的剑带上,牵引纬纱完成引纬工作。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3.双向剑杆在一根剑杆的两端各装一个剑头,剑杆从织机中央开始轮流地向两侧引纬,向一侧的进剑行程是另一侧的退剑行程。双侧供纬双剑杆织机,两侧均需筒子座,张力装置,储纬装置等,机件较多,且剑头即是送纬剑头,又是接纬剑头,比较复杂;两剑头有双重任务,运动规律较难选择,效率不是很高,使得这种引纬方式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4.双层剑杆织机采用双层梭口的开口方式,每次引纬同时引入上下各一根纬纱,适用于双重、双层织物的生产。利用双层剑杆引纬生产的绒织物(长毛绒、天鹅绒、棉绒及地毯等)的手感、外观良好,且产量较高。送纬剑头上带有“叉”,接纬剑头上带有“勾”,纬纱由送纬剑的“叉”送到织机中央,让接纬剑的剑头钩住,引出梭口,每次引入双纬。2.夹持式送纬剑将纬纱头夹持在剑头钳口上,引到梭口中央后钳口张开,将纬纱交由接纬剑头钳口夹持并引出梭口,实现线状引纬,每次引入单纬。3.交付式送纬剑将夹持着纬纱的夹持器剑头送至梭口中央,然后将纬纱连同夹持器剑头一起交付给接纬剑,再由接纬剑将其引4.喷气式由两根空心剑杆相连接组成空气通道,纬纱先引入送纬剑,由送纬剑和压缩空气将其送入梭口,在梭口中央交付给接纬(三)按纬纱交接方式分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1.非分离筘座式传剑机构与筘座相连,并随筘座一起前后摆动,同时剑杆相对于筘座左右运动,完成引纬。在分离式筘座的剑杆织机上,传剑机构不装在筘座上,而装在织机机架上,传剑机构不随筘座前后摆动。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剑杆引纬机构所用的器件主要有剑杆、剑带、剑轮和刚性剑杆应由轻而结实的材料制成,一般可用铝合金杆(管)、薄壁钢管、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后者质轻而刚性好,但价格昂贵,基本配在高档剑杆机型上。挠性剑带要求弹性回复性能好,能经受反复的弯曲变形,而且还要耐磨、有足够的强度,故其一般由钢带、尼龙带或复合材料制成。(二)剑头(1)送纬剑头(2)接纬剑头剑轮往复运动,传动挠性剑带进出梭口。(四)导向器件剑带在梭口中的导向器件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稳定剑头和剑带在梭口中的运动;二是托起剑带,减少剑头、二、剑杆引纬的主要器件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三、传剑机构及其引纬工艺特点(一)变螺距螺杆传剑机构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图9-6变螺距螺杆传剑机构示意图-可调曲柄2-牵手3-螺杆滑套4-变螺距螺杆传剑机构由曲柄滑块机构和螺旋副机构组合而成。织机主轴通过同步齿轮和同步齿形带使曲柄l回转,经牵手2带动螺杆滑套3作往复运动,螺杆滑套推动变螺距螺杆4绕自身轴线作正反向旋转,由此传动传剑轮5和与其啮合的剑带作进剑及退剑运动。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二)球面曲柄传剑机构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9-7球面曲柄传剑机构1-主轴2-驱动曲柄3-叉形连杆4-摇杆5-连杆6-扇形齿轮7-剑带轮8-齿轮9-剑带10-滚针轴承返回如图9-7所示,主轴1传动的驱动曲柄2与叉形连杆3与滚针轴承10连接,叉形连杆3带动摇杆4做往复摆动,由于叉形连杆3下部多一个摆动运动,驱动曲柄2、叉形连杆3与摇杆4组成空间球面四连杆机构,由摇杆4带动连杆5、扇形齿轮6左右摆动,扇形齿轮6通过齿轮7使剑带轮8作往复的回转运动,从而使剑带9作往复直线运动,完成剑杆的引纬工作。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二)球面曲柄传剑机构共轭凸轮引纬机构如图9-8所示,常用于双侧挠性剑杆的驱动。共轭凸轮1、2固定在主轴3上,当主轴3回转时,共轭凸轮1、2随之回转,通过两个转子4推动摆杆5,带动连杆6作往复运动,扇形齿轮7随之摆动,使齿轮8往复回转,织机主轴转一转,两剑进出梭口一次,完成一次引纬。(三)共轭凸轮式传剑机构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图9-8共轭凸轮引纬机构1,2-共轭凸轮3-主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返回剑杆织机具有很强的纬纱选色性能,通常可选8色纬纱,最多可达16色。而且选纬动作准确,机构工作稳定可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微电脑不断介入,选纬机构也在逐步改进,由机械式发展为电磁式,直至目前出现的以微电脑控制的选纬机构。四、剑杆织机的多色纬制织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选纬信号装置根据工艺设计的纬色循环发出指令信号,驱动装置按照该信号通过图9-9所示的选纬执行装置将穿有相应纬纱的选纬杆l送入工作位置,随着送纬剑头2向梭口移动,纬纱3自动滑入剑头的钳口内,完成选纬动作。在大多数剑杆织机中,混纬工作借助于选纬机构来完成。图9-9选纬执行装置送纬剑3-纬纱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另一种机械式选纬机构如图9-10所示。包覆有纹板纸1的花筒2与探针3构成了选纬信号装置。当纹板纸上无指令孔时,探针上抬,顶起选纬控制刀4至虚线位置。相反,纹板纸上有指令孔时,探针落入花筒,选纬杆控制刀下降,其缺口恰好位于双臂摇杆5上端的转子作用线;实线从小半径转为大半径与转子7接触,使双臂摇杆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推动选纬控制刀左移,进而带动上端固装有选纬杆的摇杆8,使选纬杆进入工作位置;当凸轮由大半径转为小半径接触时,则选纬杆作回程运动,退出工作位置。(一)机械式选纬机构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图9-10花筒选纬装置1-纹板纸2-花筒3-探针4-选纬控制5-双臂摇杆6-凸轮7-转子8-摇杆第一节剑杆引纬原理返回如图9-11所示,电磁铁1根据选纬信号装置发出的指令信号进行断电或通电,通过电磁力作用使撑头2上翘或下摆。在凸 轮3回转时,经转子4使杠杆5绕O1轴摆动,由于压缩弹簧6的 作用,O1轴暂时保持静止。如果撑头下摆,顶住杠杆上端d 时,凸轮的转动便迫使其下端O1轴向右移动,从而克服压缩 弹簧6的作用力使横动杆7右移,带动选纬杆8绕O2轴进入工 作位置,完成选纬动作。 (二)电磁式选纬机构 第一节 剑杆引纬原理 图9-11电磁式选纬装置 图9-12光电选纬信号 装置 1-电磁铁 3-凸轮4-转子 1-光电 2-红外发光二管3-纹板纸第一节 剑杆引纬原理 返回 光电选纬信号装置如图9-12所示。它由光电管1、红外发光二极 管2、纹板纸3、纹板间歇运动机构及开关电路组成。纹板纸 上若有指令孔,则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穿过指令孔被 光电管所接收,经开关电路处理后使电磁铁导通。相反,无 指令孔则不导通。 第一节 剑杆引纬原理 新型的电脑选纬装置是由电脑程序控制电磁铁的通电和断 电来完成的,这不仅使信号机构极大简化,纬纱配色循环更 加方便,而且控制程序可以在织机上直接输入,也可由中央 控制室经电缆和双向通讯接口输入到织机的电脑中去,为实 现织造车间生产现代化的集中管理创造了条件。 电脑选纬装置 第一节 剑杆引纬原理 混纬是指织造单色织物时将纬纱分成两组,按照11或2 2等设定的顺序进行引纬的方法。混纬工艺应用,有利于 改善织物的实物质量,提升织物的品质,适应高速引纬。在 剑杆织机上也使用专门的混纬机构进行混纬,一种典型的混 纬机构如图9-13所示。混纬凸轮1旋转时,其大小半径控制 滑动杆2左右移动,经连杆3,使两根穿有同种纬纱的选纬杆 4绕轴O1作交替的上、下摆动,从而轮流带引各自的纬纱进 入或退出引纬工作位置,达到混纬目的。 (三)混纬机构 第一节 剑杆引纬原理 第一节 剑杆引纬原理 图9-13混纬机构 1-混纬凸轮 2-滑动杆 3-连杆 5-纬纱一、工艺参数的设定 当剑杆织机制织品种发生变化,尤其上机筘幅变化时,必 须进行有关引纬工艺调节。其主要内容包括:剑杆动程、剑 头初始位置、两剑头进出梭口时间、剑头开夹时间等。 双剑杆引纬过程中,在织机中央发生纬纱在送纬剑和接纬 剑之间交接。为了改善交接的条件,部分剑杆织机采用接力 交接的方法,即设计时让两剑有一段交接冲程d,送纬剑的进 足时刻较接纬剑的进足时刻晚,两时刻的主轴位置角差值为 Δα在上述的引剑机构中Δα=5。接力交接的原理如图9-14所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接力交接原理 图9-14接力交接原理 Ss、Sj-送纬剑和接纬剑的位移曲线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一)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调节剑杆动程应随上机筘幅作相应调整,调整方法因机型而异。调节时,当上机筘幅变化不太大时,只须在接纬 侧作调整(即所谓非对称织造);当上机筘幅变化较大时, 必须在送纬侧和接纬侧同时调整,以实现对称织造。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2.剑头初始位置的调节 剑头的动程满足了布幅要求后,为了使送纬剑、接纬剑的剑头 在梭道中央交接,或在指定的某一区域交接,两剑头有一定 的交接冲程,剑头初始位置必须调节。 对于用传剑齿轮传动冲孔剑带的剑杆织机,只要在上机时,松 开传剑齿轮夹紧装置中的螺钉,传剑齿轮可以自由转动,来 改变剑带与齿轮的初始啮合位置,亦即改变了剑头初始位置, 并就可调整两剑头在梭口中央的交接冲程和交接位置,以保 证它们在筘幅中央交接。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3.两剑头进出梭口时间的调节 两剑头进出梭口时间直接影响剑头与经纱的挤压程度,与 开口时间有密切关系。剑头进梭口时间,亦称进剑时间,对于送 纬剑,是指其剑尖进至纬纱剪刀刃外侧时的主轴位置角,对于接 纬剑,则是指剑头进梭口时,其剑尖进至右边假边第一根经纱位 置时的主轴位置角。 剑头出梭口时间,亦称退剑时间,对于送纬剑,是指剑头 出梭口时,其剑尖和左侧筘边对齐时的主轴位置角,对于接纬剑, 则是指其剑尖和右侧筘边对齐时的主轴位置角。 调节剑头进出梭口时间时,其方法类似于上述剑头初始位 置的调节,只需将织机主轴转至工艺规定的角度(一般情况下, 进剑时间在55~75,退剑时间在280~300),将两剑 带分别拉至上述规定的位置,再固定传剑齿轮夹紧装置中的螺钉, 然后让织机转一转,检查左右两侧剑头是否碰钢筘,如碰钢筘, 须再作相应调整。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4.剑头开夹时间的调节 接纬剑退出梭口时夹纱器碰到开夹器即失去夹持力而把 纬纱释放掉的瞬间称作剑头的开夹时间。送纬剑退出梭口后, 在350静止点时,吸风口外缘与送纬剑尖要有20mm的距离, 调节压块压力使纬纱钳口开启适量(压杆打开约1mm),以 能使废纱、杂物全部吸掉为准,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 的磨损。 接纬剑退出梭口后,调节滑板的左右位置及其与夹纱器 的平行度,使钳口始终张开并保持大小不变,同时使纬纱头 保持适当长度,一般为4~6 长,反之,则短。故调节开夹时间以出梭口侧纱尾长短合适为依据。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5.交接时间 送纬剑、接纬剑中央交接时间为180,两剑头端 距尺寸以60~70mm为宜,各种齿轮间隙要小,过 大动程很容易撞坏剑头。 6.选纬指调整 选纬指有两个可调参数:一是始动时间,当织机 刻度盘在5时,选纬指始动下降1mm;二是高低 位置,当选纬指下降到最低时(刻度盘45~ 55),纬纱轻轻靠在前后两根搁纱棒上。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7.剪纬时间 待引纬纱另一端剪断的时间。8.纬纱张力调节 纬纱必须有一定的张力,纬纱的张力过小,废边纱尾就会增长, 甚至会松弛到纬纱被带进织口,形成双纬。张力过大,又会使 废边夹不住纬纱,引起缩纬,布边处缺纬。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二)剑杆引纬运动与其他机构的运动配合 剑杆引纬运动与其他机构的运动配合关系,以某剑 杆织机织造平纹细布时各机构运动配合关系为例:打纬 止点0,纬停20,送经40,选纬指到位、送纬剑接 触纬纱50,梭口接近满开60,两剑进入地经梭口 68,梭口满开70,两剑交接180,梭口开始闭合 190,选纬指开始运动210,两剑退出地经292,绞 边综平310,钢筘接触纬纱320,经停点320(工作 或检测区)织机启动区40~310,两剑检测区 150~160和200~210,纬纱检测区80~ 160和220~300。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二、剑杆织机工艺设计实例 (一)色织防羽布的设计工艺 1.产品性能 (1)规格:JC40JC40,133 100。 (2)特点:经、纬密度高,织物总紧度大,在高 速织造过程中,经纱与经纱、经纱与经停片、综丝 和钢筘之间的摩擦次数多且剧烈,生产难度较大。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2.织造工艺 该品种紧度大,织造时所需打纬力大,由于成 品几乎无法修复,因此下机质量至关重要,只有配 置精确、合理的上机工艺,才能达到要求,如选用 天马优秀-剑杆织机,具体工艺如下: (1)引纬时间的调节 引纬时间就是进剑时间,过早过迟都会增加经 纱摩擦力,不利于织造,为保证引纬、开口的打纬 运动之间良好的协调性,进剑时间可定为57左右, 退剑时间可定为280左右,这有利于剑头在梭口中 顺利通过,有效地减少剑头进出梭口时的挤压度。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2)开口机构的调节 开口时间的早与迟都会影响到剑头对经纱的挤压 程度,造成断经停台,同时决定了打纬时的上下 层经纱张力,从而影响到布面外观质量,故根据 品种特点,综平时间定为310。梭口高度为32mm, 综平时综框顶端距综框侧导轨上缘的距离为132mm。 (3)经纱上机张力的调节 由于采用共扼凸轮打纬机构,打纬动程小,梭口 疵,经纱上机张力宜大。2织造工艺 (4)经位置线的调节 主要依靠后梁系统的位置来实现,经位置线 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开口时上、下层经纱张 力的差异程度。根据品种特点,宜采用不等张力 梭口,故后梁和停经架的调节为:织机转速400 /min,开口时间310,后梁高度+4,开口高度30mm综框处,停经架前后100mm、上下80mm, 上机张力位置为3孔。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二)贡丝大衣呢的设计与生产 1.产品风格特征 贡丝大衣呢织物呢面丰满、平整匀净,表面绒 毛均匀平顺、不露底,手感丰厚柔软,不松烂, 不脱毛,定形好,呢面亮泽、膘光足,有高档华 贵感,色彩多样,风格独特,是男女冬季防寒的 高档大衣面料。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2.成品规格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4.织造生产织机工艺参数配置:在SM92剑杆织机上织造,其具体工艺参数如下表。 第二节剑杆织机工艺参数设计 5.织造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1)经轴张力内紧外松,防止织造时因张力变化大,出现松 (2)穿综采用1、2、3、4、5顺穿,减少小跳花。(3)采用密筘,减少因缩率变化形成的筘痕。 (4)投纬采用A、B、C多纬111织造,弥补因丝纱条干不 匀引起的纬档。 (5)织造纬密要控制均匀,纬密手轮要固定,以免因织造振 动造成纬密减少或增加,形成稀密档。同时加强操作,经纱 断头开车采用一次开车,纬纱断头开车尽量不点车,防止出 现点车纬档。该类疵点在织造时不易发现,到后整理时,很 容易发现,避免质量问题发生。 (6)严格控制缺纬,防止出现小弓纱、吊经的产生,防止空 缺纬,一般右边废边纱采用20根废纱,开口时间比地经纱提 前20左右。 一、剑杆织机在色织生产中常见的织疵 1.检查导轨片是否起毛。2.检查剑带及剑头部件是否起毛、锐口。 3.检查经纱高低: (1)剑头和剑带是否磨擦上、下层经纱。 (2)经纱是否与筘座相碰(在180时弯轴后死 (1)选色杆高低不正,纬纱未夹入剑头。(2)左剪刀剪切过早,纬纱未夹牢即剪断。 (3)剑头夹持片下海绵垫片失去弹力,纬纱夹持 不牢;或者弹力过大,交接后嵌留一小段纱头,导 (4)交接动作不正,不能准确交接或滑脱。第三节剑杆织机的织物质量控制 一、剑杆织机在色织生产中常见的织疵 1.剑头剑带磨损。2.边撑刺环安装不良。 3.绞边器过于挤压边综丝。 4.开口时间过迟。 5.吊综过高。 6.绞边纱张力不均。 7.废边经纱张力失调。 第三节剑杆织机的织物质量控制 一、剑杆织机在色织生产中常见的织疵 1.卷取、送经使用不良。2.纬纱条干不清。 3.综丝及钢筘筘号的选用不当。 1.纬纱张力小。2.供纬不良。 3.选纬纸板的损坏。 第三节剑杆织机的织物质量控制 一、剑杆织机在色织生产中常见的织疵 铜刺环内有回丝,转动不灵活,边撑盖与铜刺环不居中,边撑刺针尖碰弯钩纱。 1.经纱疵点较多,开口受阻。2.浆纱质量差,毛羽重,开口不清。 3.未形成清晰梭口即进剑,星跳多见于两侧。 4.综高不符合要求,或者因为张力过大而使综框不能及时 回到位。 5.综丝、轨道片、剑头剑带毛刺。 6.车间温湿度不合理,经纱吸湿再粘。 1.纹纸错误或者飞花堵塞孔眼造成提综错误。2.拉刀磨灭,与拉钩啮合太浅而滑脱。 3.纬纱强力低,张力较大,拉断而未关车,造成中间百脚。 4.纬纱未引出,梭口即闭合,造成出侧10~20cm长百脚。 (十)油迹 1.浆纱保养油迹带入经纱(黑油)或挥发性油剂凝集粘上经 2.龙头装置机油滴到剑带上。3.传剑箱密封不良,加油过多,黄油甩出污染传剑盘和剑带, 导致油迹。 4.门幅较宽时,剑带伸出护带管下端带入油飞花,污染护带 第三节剑杆织机的织物质量控制1.分析叉入式剑杆织机的引纬特点。 2.论述刚性剑杆和挠性剑杆织机的区别? 3.对剑杆运动规律有何要求?送纬剑和接纬剑的运动 规律有差异,其出发点是什么? 4.分析剑杆引纬时剑杆运行的速度特征。 5.剑杆织机用储纬器的作用是什么? 6.叙述变螺距螺杆传剑机构工作原理。 7.什么是交接冲程?工艺上如何改变剑杆织机的交接 冲程? 8.分离筘座和非分离筘座的传剑机构各有何利弊。